在登封石道乡王楼村,耸立着一栋5层楼高的"护村碉楼",该楼坐南面北,砖木结构,5层,墙边长4.07米,宽3.23米,高16.40米。硬山式小瓦覆顶,系王氏先祖于明万历年间所建,距今400余年。 楼内一层西墙壁镶嵌的碑刻《重修王楼碑志》显示,王氏砖楼占地面积约15.41平方米,共分为5层,每层面阔约3米,进深约4米,窗户、楼门均为砖券,门额上还有精美砖雕。 村民王扁介绍,这座碉楼当时主要是为看护田间庄稼所用,后来又增添了看护宅院的功能,王楼村村名也因王氏砖楼而来。文物专家称,这种模式的砖楼能保留下来的在中原地区并不多见,郑州仅此一栋。 它对研究明代中原砖楼的建筑特征以及明代中原地主阶级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还为中原文化中的民间建筑以及一定历史时期风土人情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史料佐证。2011年护村碉楼被确定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杨正华摄/光明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