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得什么都别得病,尤其对贫困户来说,疾病对于他们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该如何脱贫呢?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临近中午,在颍阳镇夏庄村,村民董瑞莲正坐在自家院子里休息。
董瑞莲:浑身没劲,想出来走走一点儿劲都没有,那一回我试着去端一个锅,一端一下,胳膊都疼多长时间,小孙子摔倒了,我都不敢拉他,那一回跑到我身边摔倒了,我拉了他一下,胳膊疼的连动都不会动.
很难相信眼前这个枯瘦如柴的女人今年才51岁。其实,在2015年以前,董瑞莲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两个儿子有手艺,老公踏实能干,一家人生活的和和美美。
董瑞莲:原来条件数不上最好吧,还算一般,条件还可以,过的还行,最早开了个家具门市,老大是木工,老二负责油漆,当家的帮不上忙,可以出去打打工,还开了个门市,房子盖盖,买了个拖拉机,过的还中,等到2014年,还娶媳妇,心里还感觉着可美。
然而这种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2015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彻底打破了他们一家的生活。
董瑞莲:谁知道8月22把媳妇娶回来,刚好到二月份,老大孩子就不舒服,肚疼,就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一查人家说是主动脉夹层,赶紧转院到省人民医院,电话打回来就说需要二十万做这个手术。
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二十万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董瑞莲:刚听到20万的时候,心里还不敢相信,后来想着人家都打回来电话了,肯定是真的。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出去借钱,借钱都是三千两千五千的借,到后来都是三百二百五百,凑合了几天才十五万,拿过去先让他做着手术,他往前面走着,我又出村,去给他借钱,一直到二十万凑合够。
在董瑞莲的东拼西凑下,儿子的手术费终于有了。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刚做完手术出院,又一个不幸降临在这个家庭。
董瑞莲:他回来的时候,我都觉得不舒服,我当时是上不来气,到登封人家给我查着,看见俺孩子了说俺俩的病应该一样,让我做了做CT,一做人家说就是主动脉夹层,在登封的医院住几天人家说我这病他们治不好,得去郑州大医院治,又转院到郑州五附院,到那儿一看人家说我的手术得三十万。
那时候,因为儿子的手术费,董瑞莲一家还有着十几万的外债。当听到自己的手术费需要30万时,董瑞莲觉得天都要塌了。
董瑞莲:当时我都流着眼泪说这咋弄的,这一家都零散了,我给医生说手术不做了了,给俺办出院手续吧,做完手术好了可以,要是不好摊上这么多,他一辈子都还不动,医生当时劝我,不管咋样,先把这个下支架的手术做了,不下支架等于往你身上绑一个定时炸弹一样,早晚有一天会有生命危险。
一边是生命危险,一边是高额的手术费用,董瑞莲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最后,在医生的劝说下,她慢慢打开了心结,决定先去做第一次手术。
董瑞莲:想着不管咋样先把这个手术做了,第二天花了十几万,把这个手术做了,当时手术费都是俺娘家给我凑的,俺兄弟,俺爹都是几万几万的给我,让我做手术。
在病痛的折磨下,董瑞莲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下子瘦了近40斤。然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她还需要做第二次手术。针对董瑞莲的这种情况,市接待办驻村工作队也在积极想办法帮助她。
市接待办驻村工作队队长:我在乡里卫生院给他们办了重症慢性病政策这个本,估计十一前就会拿到手,平常一个月一千五百块钱的康复费药费会减轻很大负担,同时我们和慈善总会也在联系,看看能不能给她协调一部分手术资金。
尽管经济压力还很大,但董瑞莲依然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着一切,并坚信生活会慢慢好起来。
董瑞莲:我身体好,不吃药,孩子在家干着活,我帮着他们,当家的也出去挣点钱,以后还会过上好日子,我想着我还得过上好日子,我这病一定会好,花钱就花钱。
在我市,像董瑞莲这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如何帮助他们脱贫,是个不小的挑战,目前,市卫计委也为他们发放了健康扶贫就医优惠证。在全市医院免除挂号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辅助检查费用在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减免40%,其他医院门诊辅助检查费用减免40%;全市所有医院住院费用在医保和民政部门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减免20%,为他们建立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