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来认识这样一个人,他叫高海欣,在殡仪馆工作已经十年了。提起殡仪馆也许你首先想到的恐怖,是忌讳。在那里工作的人都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铁石般的心肠。但是对于高海欣来说,十年的殡仪馆工作没有让他变的麻木和冷血,相反他的心里满是温情。正如他所说的,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
“喂,你好,这里是登封市殡仪馆。去世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准备什么时候火化?我们去哪拉遗体?他有没有单位?没有的话要去村里开一个死亡证明,盖上村委和当地民政局的章,一个都不能少。好的29号早上7点我们过去。”
随着一阵电话铃响,叮嘱家属注意事项,登记死者信息,高海欣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除了接业务电话,遗体拉来之后高海欣要负责和家属对接办理登记,遗体告别时,高海欣还要当司仪主持这个简单的仪式。
殡仪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甚至有些忌讳的工作,而就是这份不被大家理解的工作,高海欣已经做了10年,2005年高海欣的母亲胃上有病,动了手术,身体很差,所以他就放弃了郑州的工作,回来了。刚好登封殡仪馆招人,想着离家近,能照顾家人,就来了。2006年8月16号,28岁的高海欣来到了殡仪馆,开始了他的第一份比较正式的工作。而他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火化车间。
高海欣说第一次走进去的时候因为好多人一块,也没有说特别害怕恐惧,那倒没有。就感觉到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是因为高海欣本身就比较踏实平和,来到殡仪馆他并没有想那么多,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高海欣说有一次记得是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到现场接触尸体时,尸体已经腐烂生蛆了,在书院河里,但是在河沿上就能闻见难闻的气味,上面还爬满了苍蝇。这样的场面任何人看到都会止步不前,高海欣也不例外,可是想想自己做的不就是这份工作嘛,都不想管,总不能让死者暴尸荒野吧。这活早晚都得干,麻利点一口气干完还能有一个喘息的机会,越拖越没办法开展工作。就赶紧戴上手套,戴上口罩,迅速的装遗体袋。
除了各种各样的尸体,高海欣每天都见证着一具具遗体在自己的操作下化为灰烬,每天都目睹着一个个家属在自己面前悲痛欲绝,然而这样的工作并没有让高海欣变的麻木,比起常人反而有了更多的温情。在火化车间工作了四五年之后,高海欣被调到了殡仪馆新成立的服务科,主要负责和死者家属对接,在这里高海欣更深刻的体会了什么叫做生离死别。
高海欣说有一个新密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在八龙潭溺水身亡,他的爷爷奶奶来见孙子最后一面,老太太当场就哭晕过去了。看着老太太痛不欲生,自己也有那种痛心的感觉。白发人送黑发人最是让人痛心,高海欣不忍看老太太痛不欲生,就把老太太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劝慰和开导,搀扶老人休息,给老人接水喝。像这样的温情之举,在高海欣工作的十年间,多不胜数。
高海欣说因为丧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如果用词不当,表达不好很容易造成矛盾。所以到殡仪服务科以后,自己经常看一些书籍,学习行业内的用语,礼貌礼仪等。勤奋如他,但即便如此,在工作中,高海欣也会受到别人的质疑。有的丧属说死者身上的寿衣被殡仪馆的脱走二次销售,还说骨灰取不净了。面对这样的质疑声,高海欣从来没有多想。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只关心自己的工作。因为在工作中,他收获更多的是快乐。丧属走之前握着手表示感谢,那是心里边最高兴的时候,大多数家属还是表示理解的,对他们的工作也是比较认可的。
有敬业,有温情,有质疑也有认可。高海欣每天早上5点起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10年。正是因为这份坚守,今年,高海欣被评为了2016年全市最美劳动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这十年来,高海欣一直奉行着这个原则,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十年下来,让高海欣对生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高海欣说感觉尤其是年轻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多想想自己的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受。
“遗体告别仪式现在开始,现在礼行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
有句话叫,理解了死,才能更好的生,高海欣就是这样,10年来,他看到太多生死离别,这也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虽热10年的坚守不算什么,但是在坚守中,高海欣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