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体检项目解读(一)--警惕高血压
血压,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客观指标,尤其是那些胖人、有糖尿病的人,或者人过中年……
对于体检而言,血压是必测的项目,也可能是您最先在体检中心获得的身体指标,而且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获知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
您也许会说,在当今这个年代,还有多少人不知道血压是怎么一回事儿?可别小瞧这个血压,您还真不见得就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血压水平。
一、什么是“高压”和“低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我的高压怎样,低压如何,那么什么是高压和低压呢?
心脏,总是在不断重复着收缩和舒张。心室收缩时,血液射入动脉,主动脉压急剧升高,达到的最高值为收缩压,也即是我们常说的“高压”。心室舒张时,血液回流入心脏,主动脉压下降,形成的最低值为舒张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压”。
二、血压高了
一旦体检时发现血压高于正常,您一定会问,我是高血压吗?严重吗?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正常的血压,什么是高血压吧!
1、若您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2、如您只有收缩压增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3、以上标准适用于成年人(≥18岁)
1. 单纯收缩压升高型: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65%以上。若治疗不及时,有的可诱发高血压危象、一过性脑缺血、脑梗死或脑出血,同时因收缩压增高,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衰竭及猝死等的危险性增高。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相比,其预后较差。
2. 单纯舒张压升高型:
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此型在中青年中较多,常可诱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心脏病等。
3. 混合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此型患者多偏胖。
三、高血压有什么危险?
大家都知道,血压高了不是件好事儿,对心血管健康带来了危险。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就心血管危险而言,血压的高低只是一个方面,还要看您是否还有其他危险因素。简单地说,您的血压即使正常,也可能处于心血管健康的高危状态。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遗传、吸烟与饮酒、超重与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冠心病与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与糖尿病等等。
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
ACC:相关临床情况;TOD:靶器官损害;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四、发现高血压怎么办?
如果您体检时血压增高,先不要紧张,首先排除一下自己是不是“白大衣高血压”?自己在测血压时是不是紧张了?测量血压时情绪是否有点激动(尤其是老年人)?体检前,您是否已经服用了降压药物(如果您是高血压患者)?或者其他可能引起血压增高的原因?
建议您在不同的时间,再次测量两次血压,将三次结果综合起来,结合您的实际情况,判断自己的血压状况。
如确系新发现的血压增高,应及时就诊。
|
|